北京出租车调价“满月” 超7成受访者改公交出行


发布时间:

2013-07-11

互联网

 

  北京出租车调价至今已“满月”,“价格杠杆”起到了什么样的效应?本报联合凤凰网调查发现,超7成参与者表示,涨价后更倾向于选择公交出行。

  超7成受访者改公交出行

  针对涨价给普通乘客带来的影响,日前,本报联合凤凰网进行调查,700余名市民参与了问卷填写。

  截至昨晚9时,数据显示480名受访者在调价后减少打车,代之以公交出行,占投票总人数的71.43%。

  近20%的受访市民表示打车费用增长了。其中,9.9%的市民打车费用增幅不到200元;5.21%增加费用200-500元;2.98%增加了500元以上。

  不足10%受访者认为打车容易了

  涨价是否能够有效缓解“打车难”?

  昨日,一家出租车公司相关负责人表示,涨价后,确实对打车难有缓解作用,最明显的是早晚高峰时段。这主要是因为低速等候费提高幅度大,在这方面尝到“甜头”的司机愿意早晚高峰出车了。

  不过,根据本报的调查,76.04%的受访者认为打车仍然难,只有不足10%的受访者认为涨价之后,打车明显变得容易。

  超7成人认为电召费用贵

  自推行之日起,北京统一电召服务平台即引发不少关注和争议。对于电召平台的看法,76.64%的受访者未给予肯定,他们认为由于收费太贵,所以减少了电召的次数。11.76%的受访者表示尝试过电召服务,但发现很难召到车。

  对此,出租车公司有关人士也坦言,电召服务存在不少问题。比如,全市出租车GPS系统不统一,电召中心分配不均,由96106转出的叫车单,如果出现投诉乘客难以找到担责方。不过,该人士表示,电召是一个发展趋势,但需要磨合期。

关键字:晋中瑞达公交,交通,线路,服务人民,绿色公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