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自行车里常有问题车 市民建议设立待修区


发布时间:

2013-07-04

中国台州网

 

说到公共自行车,市民都觉得好用又环保,但在给大家带来方便的同时,也伴随着一些烦恼。“有时候碰到一些自行车有点小问题,刚开始取出来的时候没发现,骑了一段时间后才发现,于是只能找个站点换一辆,挺麻烦的。建议公共自行车管理公司可以选择几个站点设立‘待修区’,让借车者可以把不太好骑的自行车放到那儿,这样也可以省掉他们不少检修的时间。”正在开发区前丁街一个站点借用公共自行车的卢先生这样说。

借用自行车,常遇上“问题车”

在椒江工作的王小姐前段时间就遇上了件无奈的事。“有次下班回家,借了辆公共自行车,谁知刚骑出去,坐垫就滑到底部,还左右摇摆,害我差点摔倒。我只好推回去换了一辆。”王小姐建议:“有时在用车较多的路段,自行车供应紧缺,只剩几辆有点小问题的。为了方便,我们自己也可以稍微动手修一下。所以,我觉得在一些站点可以贴点小标识,简要说明下如何修理,再安放点扳手之类的小工具,自己动手也方便。”

来自临海的林阿姨正推着一辆公共自行车准备去上班,因为上下班方便,她基本上每天都会借用公共自行车。虽然自己还没有骑到过有问题的自行车,但是却曾经有两次看到过,公共自行车的脚踏板坏了,被借车人直接放在车篮里。对于“问题自行车”,她认为设立“待修区”不太有必要,只要多增派点管理人员巡逻,及时发现问题,进行检修,就可以减少“问题自行车”的存在率了。

市民建议可行性不高

据了解,我市目前总共有1万多辆公共自行车,管理公司主要采取分期预修理的方法对自行车进行管理。

台州市公共自行车发展有限公司的工作人员陈小姐介绍:“我们目前对车桩上的系统是每月进行一次保养,自行车是半年一次大修。公共自行车的使用年限是3年,我们3年就会淘汰一次。在日常管理上,我们现在是每天上午维修,下午保养。”

针对市民们提出的建议,陈小姐表示,实施的可行性不是很高。设立“待修区”、贴小标识等,都会因为一些客观因素的限制,容易造成工具和车辆的丢失;而提到增派人员巡逻、检修,陈小姐说,目前他们在尽量招入更多的维修人员,尽量为市民提供更多的便利。

“我们的维修人员对公共自行车是分区域进行修理的,他们每天都会骑着两轮电动车不定时地在各站点之间巡视,检查公共自行车是否存在问题,然后在某些站点进行定点维修。经过长时间的试验下来,这是目前最可行、有效的方法。”陈小姐告诉记者,“我们会不断完善和改进,为市民提供便利,也希望大家平时在享受便捷的同时,也能对公共自行车多爱护一点。”

关键字:晋中瑞达公交,交通,线路,服务人民,绿色公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