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米车厢“开”出文明交通新天地


发布时间:

2013-06-24

公交工作虽然枯燥而辛苦,但十年多的时间里,他将公交人优质、文明、安全服务在10米车厢内尽快演绎。

他就是晋中公交公司11路路长李会。他用心用情开车,把为乘客提供优质文明安全服务落到了细微之处,9年安全行驶80多万公里,连年被上级有关部门评为“先进工作者”、“文明先进个人”、“安全标兵”等。

两个“0”彰显他的高度责任感

安全行车零事故,优质服务零投诉,是每个公交人追求的方向和目标。但是,真正能做到这一点的,却寥寥无几,而李会一直是双零记录的保持者。身为路长,他经常和组员们交流探讨,把自己总结得出的诀窍毫不保留地传授给同事们,带动了整体素质的不断提升。工作中,带实习驾驶人责任大,操心多,每当车队来了新驾驶人,这个重任就落在他肩上,他从不抱怨,总是痛快接受公司的安排,言传身教,从技术、安全、文明服务为着手点,使他们迅速成长为新的服务能手。

公交车上的酸甜苦辣,别有一番滋味。他说:“零投诉”其实没什么奥秘,就是要善于换位思考,多替乘客着想。2012年6月的一天下午,一醉酒男子从市医院摇摇晃晃地上了车,后发现乘错了路线,便借着酒劲骂了起来,并要求李会改变路线专程送他。其他顾客都很气愤,劝李会拨打110。可李会却没有据理力争,而是拿出10元钱,让醉酒男子打的回家。他说:“我不能耽误大家的时间,必要时只能自己受点委屈”……

 

十年的风雨兼程,见证了他的执着

开公交,并不是想象那么简单。11路公交车从省高校园区到王村,每天要跑200多公里,一个来回要停靠30多个站台,驾驶人既要应付和处理车上的各种情况,还要顾及行车安全。每天早出晚归,披星戴月,他一干就是十多年,却从未诉过一声苦,叫过一声累。即使在母亲去世的日子里,也只休息了四天,未顾及家里善后及财产分配等问题就又奔波在路上。2011年6月在女儿参加高考的日子,他也没请假陪在身边,而仍然奔波在路上。

从他身上真正诠释了 “舍小家为大家”、“无私奉献”的真正含义。

“晋K·B3671”感觉真的很亲切

实践当中,李会总结出了以“热心、耐心、细心、爱心”为主要内容的“四心工作法”,热心帮助照顾残疾人、老年人、小学生等弱势群体和初来乍到的外地乘客,耐心解答乘客的各种问题,受到了乘客的广泛赞誉。

因李会的用心服务,不管寒冬还是炎夏,十米公交车厢内总是那么温馨。2012年4月的一天傍晚,突然风雨交加,车至第八中学时,匆匆跑上一个头顶书包的小男孩,车快到站时,小家伙看着外面的大雨愁眉不展。李会拿出自己备用的雨伞说:“小朋友,先拿叔叔的伞回家吧。”小朋友接过雨伞高高兴兴地下了车。翌日,孩子的妈妈带着雨伞专程来到11路车上,向李会表示谢意。

11路每天经过他住的宿舍,熟人很多,熟人感觉不用投币,李会每次都拿出自己花钱买的公交卡悄悄为他们刷卡。

一次,被人们称为“铁人”的李会因生病坐公交车去就诊的途中,见有一位老人上车,他站起来强忍着身体的不适仍给老人让座。用他的话说:“行车有终点,服务无止境,不给老人让座我坐着更难受。”

……

永远讲求“安全第一”

对李会来说,开车永远讲求“安全第一”,其次是“平稳、轻快、舒适”,他深深懂得,安全行车是公交线路运营的前提,文明优质服务更离不开安全行车。在多年的驾驶工作中,无论何时何地,他都保持清醒的头脑,坚持“礼让三先”。严格做到“车辆四不开”,即:不开赌气车,不开带病车,不开违章车,不酒后开车。他牢固树立“安全无小事”、“安全就是效益”的理念,并积极向乘客宣传倡导“六大文明交通行为”、摒弃“六大交通陋习”、自觉抵制“六大危险驾驶行为”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深受广大乘客称赞。

他还总结出了特别天气下安全行车要领,摸出在紧急情况下化险为夷的安全措施。为了安全行车,他对营运线路所途径的每一个路口,每一个转弯处,每一处事故易发地段都烂熟于心,并为顾客当好“活地图”。

十多年来,他对所开的每一台车,都倍加爱护,做到勤查、勤检、勤保养,始终保持良好的车况。李会把公司当家,把车辆当孩子,把驾驶当事业,不论三九寒冬,还是烈日炎夏,他都坚持做好出车前和收班后的车辆检查,确保了车辆在运行中的安全行驶。

奉献着自己,点缀着社会

做为一名驾驶人,李会的工作是平凡的,既没有激动人心的豪言壮语,也没有惊天动地的伟大壮举,但他却以忘我的精神,把平凡的工作做到了完美。用他的特色服务:“一言一行暖乘客心坎,一心一意为乘客着想,一举一动为乘客负责,一点一滴解乘客所难”,以他特有的责任心,从他零事故、零投诉、零违章的骄人成绩,成为了新时代驾驶人的楷模。

他奉献着自己,点缀着社会,在十米车厢抒写着新一代公交人的风采。

关键字:晋中瑞达公交,交通,线路,服务人民,绿色公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