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M2.5 这个词汇逐渐走进大众视野,观众对环境污染的专注也在持续升温。据悉,石家庄明年也将实行单双号限行制度,来集中治理环境污染。另一方面,公交公司面临着燃料日益紧缺以及燃料价格不断攀升的经营困境,所以对于公交行业,节能,环保成为了公交改革的重中之重。目前,电动公交正在全球范围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蔓延开来,那作为一种新形式公交系统会为我们的城市带来怎样意想不到的变化呢?
电动公交车是指放弃了传统的石油而是全部使用电来行驶,电动公交噪音小,行驶稳定性高,并且实现零排放。目前投入使用电动公交还是以车载电源为动力,选配合适的车载蓄电池或电缆供电设备提供电能驱动,而电动汽车所用电池仍大而重、易损坏、昂贵且损耗快。而且,锂电池供电能力有限,每次充电后能行驶60公里至120公里,需2小时至7小时充满电。电量耗尽后哪里能找到充电地点也是一个问题。因此如何解决电动汽车的持续行驶能力成为研究人员头疼的问题。
而现在,韩国研究人员正在研发一种“在线”充电的电动公交系统,即车辆在地下铺设有感应条的路面上行驶时便可自动充电,不用像传统的有轨或无轨电车那样通过路轨或头顶电线输送电力。
这种全新在线电动车,可能是我们见到最容易实行的绿色交通工具之一。这种在线电动车的轮子不在轨道上行驶,头顶上也没有输电线,它行驶时从埋在道路表面下的供电金属条汲取电力。
在线电动车由电动车和后面拖挂的3节乘客车厢组成,充电金属条并不是连续的,它安装在该2.2公里长的线路的4个区段中,总长度紧约400米。电动车的底盘部位装着接收器,当车开到充电金属条上方时,一个非接触式的磁性充电系统以70%的高效率汲取电力。汲取的电力一部分用于驱动车辆前进,另一部分则为车载的电池充电,以便电动车在非充电区域也能正常驾驶。在线电动车维持持续运行所需用的电池,只是传统电动车电池大小的五分之一。
在线电动公交车是边行驶边充电的,所以不必为充电而长时间停驶,还省却了充电场地,车载的可充电电池储量也不需要很大。在整个公共汽车线路上,只有20%的车道需要安装充电金属条,尽可能在电动车缓慢行驶或停止驾驶的区段,如车站及繁忙的十字路口。
在线电动车释放了乘客空间,使运行更有效率,如果城市里铺设了足够多的充电车道,其它的车辆也可以来享用这一新技术。技术上的突破性进展之一,是车辆底盘汲取电能方式的改进。由于车辆的颠簸难以避免,底盘与道路之间至少需要留出11厘米的缝隙,这就给充电出了难题。现在采用的是非接触式的磁性方案,电动车可以越过25厘米的空隙完成充电,圆满地解决了困难。
在线电动公交适应城市公交的优势
节能。采用电能替代石油燃料,减低了对石油能源的消耗。每台纯电动公交车比柴油公交车日节约燃料成本319元,全年可减少燃料消耗费用11.64万元,电动公交车的运营成本仅为柴油车的34%。
2. 减排。杜绝了二氧化碳的排放和汽车尾气污染,每千台电动公交车一年可减少二氧化碳、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排放分别为19585吨、130吨和123吨,对改善城市空气质量意义重大。”
低噪。没有燃油发动机的轰鸣声,提高了乘坐舒适度。电动公交车运行时至少比燃油公交车安静10多分贝,大大降低驾驶疲劳强度。采用无极自动变速驾驶操作方式,不用踩离合器踏板和手动换挡。
在线充电式双电源电动公交车通过采用锂电池替代铅酸电池,能源使用效率高,电池循环寿命长,可减少车辆整备质量,有利于车辆运行能耗的降低;与应用纯电动车相比,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减少建设充电站的土地占用,节约昂贵的市政用地费用,地面充电设备、备用电池等充电站建设费用及后勤保障的费用,而且,在线充电式双电源电动公交车的整车购置成本要比纯电动公交车降低近一倍,因此具有很好的经济效益。
世界上还没有哪一个国家像中国一样对公交车有如此巨大的需求,发展电动公交已经成为大势所趋。2008年北京奥运会期间投入50辆纯电动公交车,配套建设一个电池更换站,国内第一次采用电池更换方式为电动商用车服务,取得了一定的运行经验。2010年上海世博会期间投入120辆纯电动公交车,配套建设一个电池更换站,国内第一次大规模采用电池更换方式为电动商用车服务,并实现高负荷运行,取得了丰富的运行经验。2010年广州亚运会,20辆快换方式电动公交车,直接进入商业化运营。
在线电动车清洁、节省、有经济效益,采用了超过120项专利。研究和实践表明,在线电动公交系统符合中国国情、具有中国特色的城市公交车电动化之路是可行的、必然的,也是一定会成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