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公交亟待提速 "在线充电"公交成最佳选择


发布时间:

2013-07-23

来源:经济参考报   

  7月2日,笼罩在北京上空近一周的雾霾终于散去。在空气污染导致雾霾频发的背景下,来自全国公共汽车领域的专家日前在株洲表示,随着雾霾天气对汽车尾气排放的要求提高,中国发展新能源公交的紧迫性再度凸显,而现有市场和技术基础决定了我国新能源公交市场增长空间巨大。业内人士建议,通过财政加大补贴力度、研发独立空调系统等手段,破解新能源公交成本高、续驶能力差等问题,以加快新能源公交的推广和普及。

  发展紧迫性凸显市场增长空间巨大

  在株洲举行的2013在线充电式新能源公共汽车(国际)交流会上,来自国际公共交通联盟、清华大学

  、客车生产商以及北京、广州、杭州等城市公交公司的专家一致认为,在空气污染加重以及石油安全形势严峻的情况下,传统的燃油动力公交已无法满足节能减排的需要,中国必须推进可以大幅降低排放的新能源公共交通工具的开发与推广。

  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高级工程师、全国清洁汽车行动协调领导小组专家组组长王秉刚说,今年年初,中国74个被监测城市中有33个空气质量达到严重污染程度,许多城市被严重的雾霾所笼罩。同时,我国石油对外依存度已从2010年的不到54%上升到去年的58%。

  在新能源公交发展紧迫性增强的背景下,根据我国现有的市场和技术基础,可以判断出新能源公交市场的增长潜力巨大。

  截至今年5月,我国生产各类新能源客车(长度大于10米)共计2.36万辆。其中,混合动力客车1.6万辆,插电式混合动力车3500辆,纯电动客车4900辆。目前,我国新能源客车占大型客车市场的比例仅在10%左右,电动车占市场份额仅为0.1%,远低于日本与欧洲的水平。

  与此同时,我国在新能源公交关键领域———锂电池技术方面也实现了突破,其中单体电池的技术水平已达到国际水准,为助推新能源公交发展奠定了技术基础。据测算,2010年我国锂电池产能已达到近200亿瓦时,可装配100万辆汽车。

  从行业趋势来看,除了市场中已有的混合动力车和纯电动车,环保性、经济性更佳的“在线充电”公交正在兴起,被专家认为是实现城市公交低排放的低成本模式,已成为中国城市公交的最佳选择。

  “在线充电”是指在运行线路上为电动车辆进行不影响车辆运行节奏的快速充电,分为三种模式:一是网电在线充电,即在电动公交的行驶路线上,选择部分适宜路段铺设“在线充电装置”(类似无轨电车的线网),实现在线充电;二是车载在线充电,即车辆配备APU系统(辅助动力装置),在运行过程中,由APU对车载储能系统充电,在收班后由地面充电站充电;三是站点在线充电,即在车辆起(终)点站对储能系统进行快速充电,所充的电量满足车辆单趟往返运营的需要。

  多样化的充电模式可以满足我国不同城市的需求。比如,在北京、上海、广州、杭州等有线网的城市,可利用原有线网进行在线充电,投入成本较低。在没有线网的城市,既可进行部分线网建设,又可选择车载在线充电或站点在线充电模式。

  专家指出,“在线充电”公交的最大优势在于环保效果好于传统燃油公交,而成本效益又明显好于纯电动公交,因为它使用的电池组更少,电池使用方式更合理。

  据统计,一辆普通纯电动公交生命周期运营总成本高达400万元,而网线充电式公交仅需140万到262万元,站点充电式为210万到250万元,车载充电式为242万到261万元。

关键字:晋中瑞达公交,交通,线路,服务人民,绿色公交